你也在工作嗎?
你有沒有犯過這種違反保密法律法規的行為?
那么我們怎么做才算合法合規呢?
請往下看!
涉密文件的保密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起草前:承包商應擬定擬起草文件的分類,嚴格控制知識范圍。
起草時:使用保密計算機和自動信息設備,流程稿、送審稿、討論稿、征求意見稿等。應根據建議的分類妥善保存。
定稿后:承辦人應及時履行保密確定程序,保密確定過程應詳細記錄,也可結合撰寫過程的文件化程序辦理。保密負責人應當對擬定的密級、保密期限、知悉范圍等事項進行審批。
1、制作涉密文件,應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注明分發范圍、制作數量和編號。
2.復印涉密文件須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辦理登記手續,復印件加蓋本單位復印章,視同原件管理,不得改變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絕密文件原則上不能復制。
3.制作、復制涉密文件應在本單位內部指定的單位進行或經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
4.制作和復制過程中形成的中間材料,包括文件草稿、廢紙、廢頁等。不需要保存的,應當按照規定及時銷毀。
1、承包人應嚴格按照限定的范圍發放。
2.填寫發文登記表,注明發文單位、時間、文件標題、發文字號、分類、排列順序號、份數(件)等發文信息。
3.發送的保密文件應當包裝密封,標明密級和序號,確保文件內容不容易暴露。
4.分發涉密文件時,應當通知有關單位的保密工作人員或者涉密人員領取。確需收繳的,應當核實經辦人身份,并將證件打包封存。
5.妥善保管各種發放涉密文件的登記清單,以備查詢。
1、接收單位應派保密人員或機要人員接收。確需收集的,接收后交由本單位保密工作人員(涉密文件保管人員)保管,并做好內部交接登記。
2.接收人仔細檢查涉密文件的包裝和密封情況,檢查無誤后方可簽收。
3.開箱后,保密員(涉密文件的保管人)應檢查文件的份數、目錄和編號是否正確。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發證單位聯系。
4.保密員(涉密文件保管人)在收文登記簿上登記涉密文件的名稱、密級、份數、文號、序號等信息。
1.填寫文件傳閱單,由單位主要領導根據文件密級、簽發機關和單位的要求以及工作實際,確定本單位知曉人員的范圍。
2.閱讀文件的人員應當在文件傳閱單上簽字,不得擅自取出或者保管文件,不得隨意復制或者摘抄文件內容,不得私自復印。
3.所有傳閱文件應直接傳遞,禁止橫向傳遞。也就是說,每個讀者只能從文檔承包者那里獲得文檔,而不能從其他讀者那里獲得。
4.傳閱文件應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地方進行。確需在辦公室以外閱讀的,應當符合相關保密規定。